希望能成為小隊友人生中,其中一個會聆聽你的人

我發現聆聽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。我們可能因為不同的原因而把耳朵合上。可能因為聽不懂、可能因為不合自己的見解、可能心不在焉,很多很多的原因都令我們無法聆聽到對方的分享。(如有興趣可點擊以下連結閱讀更多)
#聽海的聲音
而在溝通對話上,我們很多時只想聽我們想聽的東西,就把其他的忽略掉。令我想起之前去產檢時,我告訴醫生我休克的情況。他很快就教育我說這很普遍,時常出現在孕婦轉換體位時(如由坐著轉站著)。但我再跟他說我那時是坐著沒動(我在靜坐了@@),沒有轉換體位。但他好像沒聽到,我就這樣被忽略了。他只聽到他覺得需要聽到。
有時候人家問你問題,但對方也可能並不是想要你的答案。記得有次和一班同事吃飯,剛好那時是拍到第一張的黑洞照片。有人就問我黑洞是什麼,但我還沒回答時,對方就繼續高談闊論(當然他的說法是錯的@@)。我也沒說什麼,也沒糾正什麼(這種時候只管微笑和繼續乖乖扒飯就好了。)。因為知道他只是想表達自己,並不是想知道我的看法或了解。
能夠願意全心全意聆聽你說話的人真的彌足珍貴。而這份全心全意的聆聽,除了意願之外,其實也是要練習。我們太習慣只聽「重點」,我們也太想別人「聆聽」自己(所以很多時我們都在對談上說著自己想說的話而不自知)。在靜觀上培養的覺察,可以幫助我留意這些衝動,提醒自己回到當下,用心聆聽。
看到很多當媽的,其實真的很忙,亦容易變得task oriented。只聽重點,說好要求和指令可以令整個育嬰程序變得更快更有效率。再者,聆聽小孩,比聆聽大人來得更困難。小孩他懂的詞匯比大人更少,他只能用他謹有的詞匯表達。小寶貝更是只能用更多的身體語言去表達所想。我們的全心全意去“聆聽”就更顯重要,不然我們會錯過了小孩很多很多重要的分享(而我並不想錯過)。‘
而我覺得小朋友最可愛的地方,是他們也會鍥而不捨地去希望你能聽到。記得有一次教一位幼稚園小朋友,我真的不太聽得懂他說什麼,但他仍耐心地一篇一篇再說一次。其實我都頗感動,他沒有放棄我,也沒有放棄溝通。我需要做的,就是耐心地聽和嘗試明白。所以縱然他們懂的字很少,表達的方式與大人不一樣。但只要我們願意付出耐心,還是會成功的。
我也很期待小隊友你出世後,我們之間到底有多少默契呢?我又能有多少聽懂你說的話呢?我相信這會是一個有趣的歷程。雖然我未必能全部聽懂你的語話,但我會努力練習全心全意與你一起,聆聽你的分享。而也很希望你會記得這世上有一個人,曾經這麼全心全意去聆聽你。
One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