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比起放鬆,我更珍惜靜觀給我的另一些東西

今天與一位同是靜觀老師的朋友聊天。她提到遇到學生來學靜觀就是放鬆,對方分享到朋友在帶領時的指導語反而影響她放鬆。(朋友形容“好像礙到她睡覺了“真的很到地)其實我也有這些經驗,在一次工作坊中,對方分享表示本來很放鬆,但每次我說話就把他拉回來了。(好吧,我也礙到人訓覺了)當然和朋友也有在討論,怎樣可以協助對方明白靜觀的意向並非放鬆,而是培養覺察。不過這些討論,令我回想起自己修習靜觀的歷程。在練習中,當然都有經驗到放鬆和充電感。但靜觀帶給我,而對我來說最寶貴的,卻不是這些東西。
對我來說最寶貴的,是覺察。無論在生命中是晴是雨,我都能覺察當下。在晴天時,我能更全面地覺察這刻的美好。在雨天,我並不會只專注於雨天的討厭,自怨自艾,怨天尤人,令苦變得更苦。我仍能看到在「差勁」的一天,仍然有美好的片刻。我仍能看到在「討厭」的背後,可能藏著的禮物。
而在這懷孕期間,我更深深感受到覺察的力量。有時候覺得自己怎麼這麼「玻璃身」(我明明以前都算是個運動員好麻),不是出血,就是休克。小隊友的超聲波照都已拍了十多張(他才31週好麻)。但回想起來,我發現自己並沒有想像中非常不安或擔心。如果是以前的我,我想我都快要擔心死,久久不能自拔了。但我現在可能低沉或擔心一陣子,但很快就從不必要的思想中走出來。這都是覺察的力量。有時候會想,這可能是我有好好努力修習的獎勵。
在較早前的共修中,有一位老師分享了這個故事,我超喜歡的,也很能說出我的感受!
從前,有一個國王,他重金懸賞,想找到一位畫家能用畫筆描繪出平靜的意境,最後有兩幅畫入選,他要大臣們從中選出最好的一幅。
第一幅:畫面上是一面平靜的湖水,澄清如碧,四周群山環繞,鬱鬱蔥蔥,湖面上藍天白雲,安靜寧謐,每個看到畫的人都覺得內心有一種美好的平靜,大臣們對這幅畫讚不絕口;
可當人們看到第二幅畫的時候都皺起了眉頭:畫面上也有高山,但卻高低不平,地勢險峻,一條瀑布從山的一邊奔流而下,氣勢磅礴;天空中濃雲密布,狂風大作,暴雨傾盆而下。這幅畫無論如何都無法和平靜聯繫在一起。正當大臣們竭力推舉第一幅畫時,國王笑著拿起第二幅畫說,我選擇這一幅!
大臣們驚呆了,等待國王的解釋。
國王讓大臣們走近一點,仔細看這幅畫,大家驚訝地發現,在奔流而下的瀑布旁邊,有一顆小樹,樹上有一位鳥媽媽坐在窩裡,守候即將出生的小鳥,平靜而安詳!國王說,真正的平靜不是沒有噪音,沒有煩惱,而是在一切喧囂中,你還能守住內心的一份平靜,這,才是平靜的最高境界!
https://kknews.cc/news/o8k69eo.html
我知道練習靜觀並不能讓我不會遇到不快事。練習靜觀是幫助我在不同的狀況下,我都可以客觀和更全面看到事情的狀況。比起在練習中短暫的休息或放鬆,這份對事物的客觀覺察才是彌足珍貴。
PS: 近來看了Cindy老師的文章《我們的知覺能夠反映事實嗎?》,談到知覺是否真的能反映事實,很有共鳴(也寫得很專業哦)。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哦!
One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