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milar Posts
爸爸也很愛小隊友你的
小隊友,其實你爸真的很愛小隊友。 每次聽到你在動時,都伸手想來摸摸你,跟你say hello。 每天晚上又要摸摸你才睡。 每次我跟他說這零食是你吃時,你都會分到一份。 他又會擔心你不夠營養,又會擔心你大肚腩, 又會擔心出世時姑娘把你調包,又會擔心你出世在醫院被人忽略或虐待。 除了你隊友我很愛你,你爸也很愛你哦~ 所以記得有事要先去找爸哦~ #一孕蠢三年#怕不記得#要幫小隊友記住呢啲moment#爸爸真的很捧捧#爸爸真的很叻叻#所以有問題要去找爸爸#媽負責做後盾…
該出手時才出手
隨著年齡漸長,自己步入中年的同時,父母也步入老年。時會與朋友交流各自父母的不同病痛雜症。近來和朋友更談開,感概很多老人家違疾忌醫,都是因為有點無法面對自己身體變差,面對失去對身體/生活的掌控。如何平衡長者的感受,同時照顧到他們的健康實在不易。沒想到這個修習,沒多久就降臨我身上。 昨天收到小隊友婆婆的電話,表示跌倒,膝蓋腫痛得無法步行。當聽到母親受傷,立刻腦海就響起了警號,想著不同的惡劣情況。心想能照X光片確認一下是否有骨裂最為理想,但小隊友的公公婆婆一再強調已看了跌打,腳也已沒那麼腫,傾談多時都無法勸老人家到醫院一看。 掛掉電話後,心裏仍然甚為擔憂,不斷地想照一下x光是「最理想」的安排,又設想不同的方法誘使母親就範。不過人在外地,不能親身到場是很大的阻礙。而和弟弟討論後,弟弟那句先看看,我也只能先等等。 隨著無法行動,慢慢冷靜下來時。發現其實將自己覺得好的方法強加於人,並不是一個尊重的做法。父母能把我養育成人,他們自有一套方法。我過於介入反倒顯得霸道,傷害了父母的心。當我再回想與母親的對話,其實母親的話氣除了透著對當時受傷時的心有餘悸外,也透著看完跌打看,傷勢有所好轉的欣喜。但我太著急,卻沒能聽到她的欣喜。我只著眼於她沒做到我覺得好的方法,卻沒能欣賞她有其自理的一套。或許母親打來,除了想我關心一下她,也想我肯定一下她。 學習尊重彼此,學習該出手時再出手。爸媽給我上的課,還沒完。 #契媽J表示可給小隊友的水蜜桃照給家母打打氣#超忙的朋友L知道家母受傷後一句有咩事我可以幫手真係令我超感動#也很感恩物理治療朋友J給的意見讓我可以安心多一點冷靜多一點#學習等待#希望等待到家母的沒骨裂的好消息
吃貨小隊友
話說昨天出席了「靜觀飲食覺察訓練MB-EAT」簡介會,在會前看PPT時,看到幾條問題,忍不住問起小隊友…. 我:你叫咩名哎? 小隊友:(輕動一下) 我:嗯嗯,你有幾「為食」哎? 小隊友:(狂郁狂郁狂郁,小隊友他爸在旁邊也看到呆了) 我:(哈哈)你到底有幾鐘意食XDDDD 在日常生活和今次練習中,我發現小隊友對將會有東西吃是滿有反應的。每一次預備去吃飯時,他都會轉來轉去。今天做靜觀飲食練習時,更清楚地感受到他對食物的反應。如我去嗅那些食物時,他也是會動來動去。或許小隊友接收到我身體對將有東西吃的反應,亦作出反應。當然他可能也有自己的靈感….不過我覺得….他應該是一隻小吃貨無誤(看他吸收這麼好母很感恩惠T^T) #昨天突然被告知子宮頸已開兩度 #還以為不能出席這次活動 #但可能因為小隊友是吃貨所以先等一下…
小隊友(給媽上)的第二堂課 — 放下
作為一個媽,和小隊友綑綁280日外加配置最強安撫神器(雙乳),真的是贏在起跑線,拋開對手(神隊友)幾條街。故話亦有云:能力越大責任越大,所以在小隊友出生開始,我都安排神隊友負責我認為他能勝任的工作。如小隊友哭鬧得很厲害,連我都覺得很困難時,我都是一力承擔安撫的工作。 但在密集式親餵哺乳,跟時會出現的不明哭鬧(朋友說可能是百日哭),有一天,我抱著小隊友同時,感受到自己已在情緒崩潰的邊緣。我知道我要為了自己做點什麼,當時我在房裏,把一直哭鬧的小隊友放在嬰兒床上,然後走出房間跟神隊友說「我不行了,你可以幫我看一下小隊友嗎?」神隊友著我先睡一下,然後神速地把小隊友連人帶床推出廳外,把房門關上。 我忘不了那天在床上,聽著小隊友悽慘的哭聲,內心迎來一陣又一陣強烈內疚感,心中不斷地跟小隊友道歉「對不起,但媽媽真的支持不下去。但為了我們更好的將來,媽媽要休息一下,也要讓爸爸試一下」。過了沒多久,小隊友的哭聲停了,神隊友也進房來安慰我。 有時候放開手,放下「媽媽一定要xxx」的執念,反而有更多的可能性。或許小隊友的哭鬧就是告訴我,要學習放下。(好吧,小隊友可能心想:你這笨蛋快放開我,別礙著我跟爸爸培養感情」) 圖來源:電影《破壞之王》
One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