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開始與孩子共讀? 《從說一個繪本故事開始》書藉推介文

相信很多家長跟我一樣,都想孩子能愛書愛閱讀。但常聽到要和孩子共讀,但卻沒什麼方向。其實自己找本書參考一下又很不錯。如作為起步,我個人頗推介這本《從說一個繪本故事開始》,可以和孩子共讀前,先調整一下心態,以及如何可以透過繪本作點延伸閱讀。
我最愛是書中分享簡單明快,亦點出閱讀故事可幫助孩子學習不同生活知識,增長智慧;繪晝則讓孩子可以有一個創意和想像力的表達空間;音樂則可作為另一種學習媒介,建立安全感,同時培養良好的親子互動。這些都對孩子發展的很重要。
而書的結構,分了三個年齡層,不同層介紹不同的繪本,內裏有故事簡介,延伸遊戲(當中不乏繪晝和音樂元素),到最後亦有一個「繪本故事加油站」,給家長一些方向可以再怎樣延伸理解或學習。
而最後書中有一個「繪本遊戲Q & A」亦收錄了很多家長的提問,我亦很認同當中回答,以下列出書中提到的問題和回應,部份也有加入我的見解和經驗:
- 我不會說故事,如照書念又不太有趣,可怎樣做?
書中建議可以「看圖說故事」,不用跟文字說,甚至只是形容書中圖片已經足夠。
我覺得這對小歲數孩子更管用,他們有時甚至還沒建立時間線,故事感。只是描述一下畫面,能增加詞匯同時,孩子也已足夠享受。 - 要選孩子喜歡的主題,還是選家長讀得下去的故事?應該怎樣挑書?
書中建議剛開始時,先選家長喜歡的,大孩子都不喜歡,何來動機說給孩子聽。及後孩子開始建立自己喜歡的主題和畫風,才再作調整。不過作者亦提醒,孩子如能有豐富多變的閱讀風格和主題,孩子較易培養接納和變化的特質。
我亦深深感受到,自己喜歡這故事時,讀給孩子聽時會更有溫度,更投入。而且不用擔心孩子會沒主見,大了,他就會自己選。現在我和小隊友的閱書和喜愛的畫風真的很不一樣了…..另一個探索孩子的閱讀喜好方法,是帶孩子去圖書館或誠品等大書店。比起在網上訂購,和孩子一同選書亦極有樂趣! - 我不會畫圖,沒美感和枝巧,怎麼辦?
書中分享家長其實不用擔心,孩子當會因看不懂爸媽的圖感到更有趣,甚至借機叫孩子教自己畫。藝術只是和孩子互動的工具,過程才是更重要。 - 照顧老師的引導,但仍看不懂孩子在畫什麼,可怎樣做?
孩子在用晝筆時,一在練習大小肌肉控制,是學習的過程。孩子常會將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畫出來,這也是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。如聆聽他對畫作的形容命名來知道他在畫什麼。除了不斷問「這是什麼?」,還可問一下延伸問題,如「這在那的?」「這在做什麼?」等等,這可能引發出一個又一個有趣故事。 - 我沒音樂細胞,五音不全,怎樣用音樂和孩子互動?
除了唱歌,還有很多不同的音樂互動,如節奏拍打、唸謠、聽音樂等,選一個自己安心的就可。 - 孩子好像對音樂和藝術沒興趣,可以怎樣互動?
可以用遊戲/玩的方式,因這是他們學習與外界互動的方法。可以先觀察孩子有沒有喜歡的主題(如小動物、車等),然後選一些與這些主題有關的書,在孩子玩相關主題遊戲時,在一旁讀故事。如孩子愛消防車,可選消防車有關的書,當孩子在玩消防車時,在一旁讀書中故事。如合適,可嘗試遊請孩子:「你的消防車在救火,媽媽這也有一輪一樣的消防車,你看?」當有共同主題時,就可嘗試結合遊戲和繪本一起。(書中亦有三個案例分享) - 孩子老是走音也沒對上柏子,怎樣辦?
其實這再正常不過,特別是學齡兒童。所以不用太上心,音樂只是開心元素,讓孩子透過音樂,學習到其他知識,亦是很棒的事。
以下也附上這書所提到的繪本請單給大家參考:
0-3歲
彩色溫泉 / 小魯文化
小白貓的一天 / 上人文化
我的第一隻狗 / 三之三出版社
皮皮貓:我愛我的白布鞋 / 台灣東方
愛吃水果的牛 / 信誼基金出版社
小青和小蛙:好熱、好熱啊! / 青林國際出版
4-6歲
大猩猩的麵包店 / 小魯文化
小恐龍,幫大忙 / 格林文化
南瓜湯 / 和英出版社
我的弟弟跟你換 / 台灣東方
不會寫字的獅子 / 米奇巴克出版社
好想吃榴連 / 信誼出版社
好想見到妳 / 遠流
7-9歲
酷老師逛動物園 / 小魯文化
草㡌飛起來 / 巴巴文化
要什麼有什麼麵包店 / 大穎文化
遲到大王 / 上誼文化
生氣湯 / 上誼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