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痛苦中找到讓自己幸福的養份

尼采有句說話很有意思:「凡殺不死我的,必使我更強大」(What does not kill me, makes me stronger.)或許我們可以用溫和一點的方向去看這句話:在痛苦中,有我們成長的養份。
近來自己曾經歷了一次情緒崩潰。(好吧,我每天都感覺自己在踩平行木,如何在疫情下,面對繁重的全職媽媽生活中,同時保持身心健康)
當我因心太累在廳落淚時,傳來外子把書房門關上的聲音。這就像最後一根稻草把我壓跨,那下門聲就像拒絕的聲音。心感到很痛,喉嚨卡著,但卻又感到內心有千言萬語想說。淚不禁落下。因痛苦而生出的責怪聲音此起彼落。不斷回想自己的努力和付出。深深感受到自己想要被肯定。但好像周遭的人都將之視為理所當現。又心想到底如何在不讓人感到被責難的情況下,去訴說自己的痛苦,被明白和療癒。好像沒人看到我的努力,也沒人看到我快支持不下去,感覺自己是何其「卑微」。
一直靜觀覺察自己的痛苦和身心時。發現當內心觸動到「卑微」二字時,心很痛,不禁淚崩了。原來有時候連自己都將自己放得如此卑微。總是將自己放下,攬下自己能攬下的所有工作。有時只是不想別人那麼辛苦,就委屈自己,自己就像在金字塔的低層一樣。
當發現原來自己都將自己放得如此卑微時,反而內心突然湧現出一份勇氣。我可以哦,我能面對,因這份痛苦是能改變。因為最起碼我可以改變自己,練習將自己視為珍貴的存在,練習提升自己的待遇。我可以去學習捍衛那個珍貴的自己,與那個習慣將就、不懂拒絕的自己說再見。這些都是在我自己的控制範圍之中,這是讓人何其安心的發現。
再一次,在痛苦的感受中,找到讓自己幸福的養份。(要提一提,擔心大家誤會外子。他後來才發現我很難過,有花時間關心我的。認識他的朋友就不用去著他關心我啦XD)
走出潛藏於心底的習性/印記
回想起來,爸媽愛護我,我也有很多好朋友,衣食也算無憂。那份卑微從何以來?
原來這份卑微背後,再次看到原生家庭的影子,在自己身上留下的印記。我媽媽正是那種為家人不辭勞苦地工作,總覺得其他人不重視自己。或許她也覺得自己很卑微,要以不斷付出,和大聲控訴的方式,讓人聽到她的需要。而這份吶喊,也從她的一言一行間,無意地烙印到我身上。
一行禪師的話語再次在心中響起。
當一個人令你受苦,只是因為他也在深深受苦,而這些痛苦蔓延向外。
他並不需要懲罰,而是需要幫助。
這也是他想傳達的訊息。
我也知道我媽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下受了很多很多的傷害。這些付出和呼叫,正正是她痛苦的訊號。我讀懂我痛苦的訊號,同時也令我開始讀懂我媽的痛苦。生命好像從這份「懂」之中,有一份轉化。
其實在生命的道路上,我知道讓自己走向幸福,才是正確的方向。大家可能或多或少身邊都有些以「抱怨」的方式,對生命、際遇感到痛苦的朋友。當置身其中,亦能感受到他們所散發出的負能量。(我媽和奶奶都是愛抱怨的人)而我們總都愛留在如陽光下的朋友身邊,感受那份溫暖。所以讓自己幸福,就能將自己變成一隻暖蛋,為身邊的人提供溫暖。而在溫暖之下,或許我們更易讀懂自己的痛苦、更能支持他人面對自己的痛苦,知道背後真正的需要,找到自己變得幸福的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