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精粹生活的理物哲學》 書藉推介

由香港人所寫的一本整理收納書藉。作者Clio是MINUSfocus整理收納公司的創辦人,她結合了當今很多不同的整理收納相關的概念或主義,如極簡主義、斷捨離、怦然心跳整理法等,獨見出一套整理方法。她以道德經中的「道、法,術、器、勢」作為規架,建立出她的「理物思維」。我覺得這書由初心者(想開始整理物品和生活空間的人)到資深者(已接觸了不少整理方法的朋友),都可以一閱。這本書特別喜歡有框架去理解一件事的朋友。書中看到作者也是心思細密,層層有序的人。對於不同的概念和想法,也清晰解說,這部份是我甚為欣賞。
很多時提到收納,想到斷捨離、極簡主義時,大家都有點卻步,覺得扔東西很困難,怎樣只靠必需品生活云云。但她澄清這些理念之餘,其實提到整理的核心,在於「道」,亦可問自己,其實你想過的生活是什麼?第一個問題要問的,並不是要問如何整理,而是我們需要整理嗎?其實當我們生起要整理的念頭時,或多或少,生活的空間或物品為我們帶來一些不適和不便,我們才會想到要整理收納。如沒這些感覺,縱然其他人覺得是地獄,也沒什麼問題。所以這的確是我們要走向我們的「道」,我們想生活在怎樣的空間當中。甚至乎是我們想活出怎樣的價值和信念(如環保人士,可能會對極簡主義或不消費主義較感興趣)
當能知道自己的「道」為何,那就是「法」,方法。我們要用什麼方法或法則去實踐「道」,價值。在實踐這些方法時,要用到什麼「術」技術?再者是有什麼「器」—物品是需要用到?如書能幫助我放鬆,提升自我,那就是所需的「器」,所器並不單止收納工具,更重要是什麼物品能支持你想過的生活。最後是依「勢」而行,這個勢可以是時勢,生命走到的周期,地勢,家中的布置,權墊,這是你有權去處理的地方嗎?要依趨去調整空間設計及物品配置。
Form follows function .
建築大師 Louis Sullivan
物品應是服務功能,以改善我們生活為目標。整理收納正正是反思與物品的關係,物品可如何服務我們。因而物品的數量應要合理,是能被管理的量,能在保質期內用完的量。而很多人都分不清整理和收納,其實整理正是首要要做,將物件數量管理到合理的水平。再來才是收納,將物品依不同方法分類,方便管理。收納的意義在於有效保存和便利使用物品。所以收納購求兩大原則:一目了然,伸手可及。文中很仔細地介紹了不同方法,可供參考。
作者亦有分享,用不著的物品,何如慎始善終(Choose Well Give Well),當中包括賣、送、捐、回收、堆填。剛好寫這篇文時,在書店遇到另一位斷捨離的同好。談及這方面的困難。要離棄東西難免有心理關口。但其中一個突破位,正正在於能找到可以為物品找到出路。我個人就很推CAROUSELL這平台,無論你想贈物、賣物、換物皆可。我自己的做法是,將不要的物品,快速拍照放到網上,然後就將物件安置在一個很大的收納置物袋。這個袋是放置了所有已放在CAROUSELL平台的物品。這方法幫我很有效地處理用不著但掉棄又覺可惜的物件。
願大家在不同書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,尋回有質感䆆舒適的家~(看完又想回去整理收納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