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Timelines of Science》 個人閱後感

小時候看書,總是跟學科去念。但在大學念物理學時,教授分享他可以以時間軸的方式,分享同一時間,但不同國家所發生的事,聽完感覺超酷。同時,亦反省自己在學科學習的上分割。慢慢接觸不同學科的知識時,其實也隱約感覺到不同的時代,當時的氛圍和哲學思想,其實亦帶動著不同的學科的發展。所以時常想以時間軸的方向,去了解世界,特別是科學發展(而另一個想看哲學發展XD)。
在書店,剛好看到此書《Timelines of Science》,正中我的期望。這本書以時間軸的形式,簡介不同科學發現及理論發展,中間亦有穿插一下重要的概念簡介,如Gravity, Standard Model(常聽到的上帝粒子就是與這理論有關)。作為一本科普書藉,算是全面!而且資訊也很新,因此書於2023年6月發刊,到2019COVID,以及2021升空的JAMES WEBB太空望遠鏡(這支望遠鏡的鏡面設計是受摺紙啟發,因而極具美感,是我很喜歡的一支望遠鏡,當然HUBBLE仍是我的最愛,沒辦法,太有感情)亦有介紹!

因不連貫看也沒問題,所以想輕鬆沒壓力看看科學知識,或想跟我一樣以時間線去看科學發展,推介大家可一看。
最後分享一個書中的小軼事。
原來數學家阿基米德的遺言是”Do not disturb my circles.” 而他是死於攻入敘拉古的羅馬大軍手上,因他顧著工作,沒理會一位羅馬士兵而被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