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奶粉媽、泵奶媽和親餵媽各有小福利,不過還是想談談親餵媽的小福利

近來身邊繼續有不同的朋友生下小朋友,有感於當新手媽不容易。所以能力範圍內,我都會分享自己的經驗,希望可以讓朋友們沒那麼孤單。 其中一個大家最常談到的就是餵奶。(果然民以食為天,一出世已是重中之重)每次聽到餵奶這題目,都有一點小衝動,推介親餵。不過知道每個媽媽都有她的考慮,為了不讓朋友有壓力,我都會收起這個熱推的小衝動。 其實當親餵媽,在開始的時間真的很苦。第一難受是乳頭超痛。朋友形容乳頭有傷口,哺乳時就如乳頭如被紙𠝹一樣。我開初還以為是中文修辭手法,OMG,原來是精準描述。還記得那時候,時會一邊餵奶一邊望著醫院,(我家剛好看到醫院)心想不如明天到醫院拿收奶的藥,當個奶粉媽就好。第二難受是很困身。受惠(?)於小隊友是吃貨,我在開初兩個月好像每兩小時就在餵奶,餵完還要掃風兼抱著,怕他吐奶。忙完一輪,又到下一個循環。 回想起來,有什麼支持我走下去。我想是小隊友吃完奶那個滿足笑容。每次他吃完奶,都會有超攪怪的動作,然後露出一個滿足的笑容。就是想再看到這個笑容,讓我走過一次又一次的超痛餵奶時光。(還有朋友間的支持,讓我覺還有方法可試,可能下次沒那麼痛)不知不覺,我就順利成為一個親餵媽,也終於享受著親餵媽的福利。 作為一個爭取與小隊友一起幸福下去的新手媽媽,我覺得除了在小朋友受業角度下的理由外(如有抗體給BABY之類),還有一些在媽媽的角度下也是超吸引的小福利值得介紹。 當走過那個密集而不能外判的餵奶日子後,就會進入佳境。(我覺得在小隊友3個月大時,因我可側躺餵了) 首先,不用洗和消毒奶瓶省下了不少時間,雖然這些時間有部份會用作親餵之用,但親餵時光比清潔時光可要快樂得多,而且親餵時躺著也是一種休息,真的很快樂。(還不用試不同品牌的奶粉,或隨著年齡換奶粉,因為都是自動調節) 其實親餵的時光真的如與小BABY二人世界,幸福又快樂。看著小隊友很舒服,安心又滿足地吃奶,還要用小手扶著胸,(把他的手拿開時,還要撥開我的手不讓我拿開)真的超級可愛。這是親餵獨有的境頭~親餵媽可是坐在頭等席觀看! 再者,親餵媽在出門時就自動變成保鮮恒溫糧倉,都不用擔心去的地方有沒有開水,或奶瓶消毒問題。我只需要一條大紗巾擋一下就好。(其實也受惠於台灣對親餵媽的接納,我只要找個角落就可安心餵奶,而且大商場很多時都有哺乳室) 還有一個最重要!餵母乳可以瘦得快一點(泵奶媽也有這福利)。有一天我去看了一下數據,就明白為何會瘦得快一點。以一個6kg的嬰兒來說,他每天要吃900CC人奶,那大概是626.5…

|

給小隊友的第二封信:「純綷的愛」

小隊友: 本想在你出生前寫一封信給快將出生的你,可是生命太不像預期,突然你就來到我身邊了。不知不覺,你快來到100天,很想在這個日子來到之前給你寫一封信。也很想再一次感謝你來到我身邊(雖然偷偷在耳邊跟你說了很多篇)。 在這100天裏,感覺真的很奇妙。你由只會哭哭,變得會牙牙學語(還會跟我SAY HELLO)。也由一團不太會動手動腳的糯米團,變成一團會動動腳的糯米團,會做的東西也越來越多。我也由雞手鴨腳的新手媽媽,變得較游刃有餘,連之前不太習慣自稱媽,也開始「媽媽」聲叫自己。 雖然我和你都一直在變,但感覺到有一樣東西在我們之間沒在變,就是那份純綷的愛。你讓我發現,原來可以這樣喜歡一個人,原來可以這樣無條件地愛一個人,原來愛一個人可以很簡單。你並沒有因為我有些事做得不好就不喜歡我,哭過後又甜絲絲地倚偎在我身上。每每看著你雙眼,感覺你的世界就只有我一個,你的愛是多麼的專注而純綷。你每天朝早的笑容,都讓我覺得今天又是一個美好的開始。 曾看到過張愛玲的一段話: 媽媽們都有個通病,只要你說了那樣菜好吃,她們就頻繁地煮那道菜,直到你厭煩地埋怨了為止。其實她這輩子,就是在拼命把你覺得好的,給你,都給你,愛得不知所措了而己。 你的出現讓我對這番語有更深刻的體會,真的愛你愛得有時會不知所措。 這份愛也讓我憶起與你外婆的關係。或許婆婆也是愛我愛得不知所措。我喜歡吃的水果,她看到都會買回來給我,我喜歡吃的菜,她都會先讓給我吃。但也因為愛,她也會強加她覺得好的東西給我。她會煮奇怪的藥湯,也要我努力念書。小時候總覺得她只看到我不足的地方,沒欣賞我的好。小時候的反抗,也可能讓她覺得我不愛她吧。但現在大了,開始明白她只是愛得很賣力,只是想我可以更好,這我之後才會幸福。但那些強加,就像是雜質一樣,讓我看不清婆婆對我那份純綷的愛。 你的出現,讓我再重新看清,其實婆婆喜歡我笑,就像我喜歡你笑一樣。我笑的時候,你會回報我一個大大的笑容。同樣婆婆開心的時候,我心裏也有一絲甜。縱然在共處的經歷中,有無數的衝突和誤解,但在心底中,那份純綷的愛仍在。…

|

新的修習 — 學習「幫助」

終於與小隊友「相見」了,看著映入他眼簾的自己,真的是有份莫名的感動。(不知道他有沒有覺得好感動了。)有朋友問開始當媽有什麼感想,其實我在40週前已開始當媽了@@ 只是他出來了,我感覺媽媽這遊戲模式一下子由beginner mode轉到normal mode(還是已進入difficult mode啦)。 在這十多日,覺察到自己很多的衝動和習性。可能進入所謂媽媽的角色時,總會有份莫名的責任,覺得自己要「幫助」孩子。 以喂母乳為例。發現自己其中一個很明顯的衝動是,我要「幫助」小隊友正確吸啜母乳。由最開初幾天上網研究手法,看如何揸著自己的胸,把乳頭送到他口裏之類的@@ 很積極努力嘗試,但同時要抱穩他和練習這些手法,再加上傷口和乳頭很痛,真的很不順利。有一天,不知道為什麼我放棄那些努力,只是靜靜看著他。我發現不是我自己一人努力,原來小隊友也在摸索怎樣含著乳頭。他頭不斷的找位置,也不斷嘗試「瞄準」,雖然不是百發百中,但發現他多瞄幾次,就含著乳頭,然後他會再吸再找位,就完美地開始吸啜母乳。其實靜下心來,發現有時候很想給他「幫助」,只是源於一份衝動,源於很想他快點完成的衝動,而並非小隊友真的需要協助。故然我強行插手事情可能會快一點,但卻沒殺了小隊友練習和成長的機會。 還記得以前工作時,遇到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少年,她媽媽對他愛護有加(也保護有加)。這令他有不少同齡會做的事,他到現在還不會做(如坐交通工具),要依賴媽媽幫他完成。其實心中真的感到很可惜,很多事情其實這位年輕人都有能力可以做到的。但媽媽卻擔心兒子,也覺得她做起來更有效率,就沒殺了孩子學習和成長的機會。 縱然有些事小隊友他可能做得不太好,但接受他做起來的不完美,正正是讓他成長的開始。願自己能保有一份覺察,在行動前,可以先停一停,細細觀察再作合適的選擇。…

|

扭抱又如何 — 走出自動導航看到生命的可能性

在知道小隊友會加入我們團隊之後,我一直計劃可以哺餵母乳。雖然我不是那種一定一定要餵母乳的人,但我還是很希望能成功親餵。還記得在醫院那幾天,醫院都會打電話到病房,提示要親餵的媽媽可以到哺乳室去餵新生小baby,順便指道一下這群新手媽怎樣哺乳。除了剛生完之後的第一次哺乳缺席外(傷口真的讓我痛得連轉身都做不了),其他的每一次我都盡可能出席(縱然傷口讓我每坐下來一次都在痛),只希望自己可以盡快上手。 可能小隊友婆婆說她沒餵母乳是因為她沒奶(她自豪地表示她連退奶丸都不用),有點把我嚇倒了。縱然那些餵母乳的媽媽一而再再而三跟我說會有奶的,但我對自己有沒有奶很沒信心,擔心小隊友不能吃飽。 有天在哺乳室,小隊友在努力的吮吮吮時,和身邊的非新手媽媽(這已是她第二胎)聊起來。聊的話題都在親餵之上,她觀察了一下小隊友,就說他好像在找安慰,沒真的在吃。我聽到這句話心裏一沉,回到病房還偷偷哭起來,心想「怎麼辦了,他吃不到奶就在找安慰」,很是傷心。 現在回想起來,覺得自己特別傻。小隊友初來報到才一兩天,整個環境都是陌生的,連呼吸都是用新方法,還要對抗地心吸力。現在尋個安慰有什麼大不了。但那時我只專注於餵飽他的目的,陷入自動導航一樣的模式,思考短路了,只看到自己的目的(餵奶),沒看到整個故事了。小隊友又再提醒我,保持覺察的心,不要只看到目的,也看看生命其他的可能性。 縱然小隊友已來貴境三個月,但仍面對很多挑戰,努力適應新生活。他現在仍想要扭個抱,求個秀秀(疼惜),這又如何? #當初擔心他吃不飽現在重到一個點#直逼97%生長線#他媽我快手斷好嗎#近來拍到小隊友的扭抱成功的奸計得逞樣超可愛#繼續打格仔#原相有興趣的朋友們可pm我

|

小隊友(給媽上)的第二堂課 — 放下

作為一個媽,和小隊友綑綁280日外加配置最強安撫神器(雙乳),真的是贏在起跑線,拋開對手(神隊友)幾條街。故話亦有云:能力越大責任越大,所以在小隊友出生開始,我都安排神隊友負責我認為他能勝任的工作。如小隊友哭鬧得很厲害,連我都覺得很困難時,我都是一力承擔安撫的工作。 但在密集式親餵哺乳,跟時會出現的不明哭鬧(朋友說可能是百日哭),有一天,我抱著小隊友同時,感受到自己已在情緒崩潰的邊緣。我知道我要為了自己做點什麼,當時我在房裏,把一直哭鬧的小隊友放在嬰兒床上,然後走出房間跟神隊友說「我不行了,你可以幫我看一下小隊友嗎?」神隊友著我先睡一下,然後神速地把小隊友連人帶床推出廳外,把房門關上。 我忘不了那天在床上,聽著小隊友悽慘的哭聲,內心迎來一陣又一陣強烈內疚感,心中不斷地跟小隊友道歉「對不起,但媽媽真的支持不下去。但為了我們更好的將來,媽媽要休息一下,也要讓爸爸試一下」。過了沒多久,小隊友的哭聲停了,神隊友也進房來安慰我。 有時候放開手,放下「媽媽一定要xxx」的執念,反而有更多的可能性。或許小隊友的哭鬧就是告訴我,要學習放下。(好吧,小隊友可能心想:你這笨蛋快放開我,別礙著我跟爸爸培養感情」) 圖來源:電影《破壞之王》

|

在只會哭的小隊友身上學習陪伴

回想起照顧小隊友的日子,對我而言最大挑戰莫過於哭鬧的小隊友。還記得有一天,已經將我想到的所有可能性試過一遍,但他仍是在大哭。已無板斧的我,忍不住在心裏想著「乖啦,唔好喊啦(乖,不要哭好嗎?)」。突然,我在想我真的不想他哭嗎?小隊友真的只會用哭來告訴我他需要幫忙。如果他連哭都不願,那我就不能知道他有需要幫忙。我發現我真正不想要的,是自己對於他的哭束手無策的感覺,我不能為他減去不適感的無力感。 當我發現自己這份心情時,我抱著小隊友說「對唔住媽媽知你唔舒服,但唔知點可以減輕你既唔舒服,但媽媽會陪住你(媽媽知道你不舒服,但不知怎樣可減輕你的不適,不過媽媽會陪住你)」。一邊抱著他,感受著他的哭鬧,也感受著因他的哭鬧生起的情緒。小隊友縰然沒有停止他的哭鬧,但心情卻和之前截然不同。 我想往後小隊友在成長的歷程中,還會經歷很多不適、困難。有一些經歷,就像這個哭鬧是我不能替他”處理掉”的。但我仍有可以為他做,就是陪伴。希望小隊友知道,縱然有多大的困難,媽媽還是會陪在他身邊的。 #小隊友只會哭也能教你東西#積奇媽媽送我的書#只看開頭已經很喜歡#希望自己能擇善固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