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milar Posts
姐吃的不是味道是回憶
隨著年紀漸長,我由喜歡西式餐點,慢慢變得喜愛中式餐點。有時候並不是因為很喜歡中菜,而是喜歡那個圍在一張圓枱上的氣氛。人在異地,就更會懷念起昔日的味道,家的味道。 還記得家母很喜歡吃薑醋,而我並不特別喜歡。每次有人送薑醋給她時,總會以補身為由逼我吃一點。現在到小隊友出生,家母興高采烈地煮了很多分給朋友。我就沒緣份吃到,但因想家,我也跟隨傳統煮起薑醋來。聞著這陣熟悉的酸醋味,不禁想起媽媽,想起家,對這盤薑醋不禁有一份期待。回憶果然是食物最佳的調味料。 #原來八珍甜醋唔易買#在賣來佬貨的CITYSUPER成功入手#本來只吃薑醋蛋的我也吃起薑來#影張相向老媽交個功課先
奶粉媽、泵奶媽和親餵媽各有小福利,不過還是想談談親餵媽的小福利
近來身邊繼續有不同的朋友生下小朋友,有感於當新手媽不容易。所以能力範圍內,我都會分享自己的經驗,希望可以讓朋友們沒那麼孤單。 其中一個大家最常談到的就是餵奶。(果然民以食為天,一出世已是重中之重)每次聽到餵奶這題目,都有一點小衝動,推介親餵。不過知道每個媽媽都有她的考慮,為了不讓朋友有壓力,我都會收起這個熱推的小衝動。 其實當親餵媽,在開始的時間真的很苦。第一難受是乳頭超痛。朋友形容乳頭有傷口,哺乳時就如乳頭如被紙𠝹一樣。我開初還以為是中文修辭手法,OMG,原來是精準描述。還記得那時候,時會一邊餵奶一邊望著醫院,(我家剛好看到醫院)心想不如明天到醫院拿收奶的藥,當個奶粉媽就好。第二難受是很困身。受惠(?)於小隊友是吃貨,我在開初兩個月好像每兩小時就在餵奶,餵完還要掃風兼抱著,怕他吐奶。忙完一輪,又到下一個循環。 回想起來,有什麼支持我走下去。我想是小隊友吃完奶那個滿足笑容。每次他吃完奶,都會有超攪怪的動作,然後露出一個滿足的笑容。就是想再看到這個笑容,讓我走過一次又一次的超痛餵奶時光。(還有朋友間的支持,讓我覺還有方法可試,可能下次沒那麼痛)不知不覺,我就順利成為一個親餵媽,也終於享受著親餵媽的福利。 作為一個爭取與小隊友一起幸福下去的新手媽媽,我覺得除了在小朋友受業角度下的理由外(如有抗體給BABY之類),還有一些在媽媽的角度下也是超吸引的小福利值得介紹。 當走過那個密集而不能外判的餵奶日子後,就會進入佳境。(我覺得在小隊友3個月大時,因我可側躺餵了) 首先,不用洗和消毒奶瓶省下了不少時間,雖然這些時間有部份會用作親餵之用,但親餵時光比清潔時光可要快樂得多,而且親餵時躺著也是一種休息,真的很快樂。(還不用試不同品牌的奶粉,或隨著年齡換奶粉,因為都是自動調節) 其實親餵的時光真的如與小BABY二人世界,幸福又快樂。看著小隊友很舒服,安心又滿足地吃奶,還要用小手扶著胸,(把他的手拿開時,還要撥開我的手不讓我拿開)真的超級可愛。這是親餵獨有的境頭~親餵媽可是坐在頭等席觀看! 再者,親餵媽在出門時就自動變成保鮮恒溫糧倉,都不用擔心去的地方有沒有開水,或奶瓶消毒問題。我只需要一條大紗巾擋一下就好。(其實也受惠於台灣對親餵媽的接納,我只要找個角落就可安心餵奶,而且大商場很多時都有哺乳室) 還有一個最重要!餵母乳可以瘦得快一點(泵奶媽也有這福利)。有一天我去看了一下數據,就明白為何會瘦得快一點。以一個6kg的嬰兒來說,他每天要吃900CC人奶,那大概是626.5…